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省婦女醫院、浙江省婦女保健院)是浙江省婦產科醫療、教學、科研及計劃生育、婦女保健工作的指導中心。三級甲等婦產科醫院(婦女保健院)。曾先后獲得全國婦幼衛生先進集體、全國計劃生育先進集體、全國優秀愛嬰醫院、全國母嬰友好醫院、浙江省市文明醫院、浙江省示范文明醫院、浙江省計劃生育科研先進集體等榮譽。核定床位1120張。職工2000余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家200余人?,F有國家衛生健康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2人,浙江大學求是講席(講座)教授2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醫師3人。年門診人次160萬人次,年收治病人近8萬人次,年分娩數超2萬人次。是婦產科學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國家婦產區域醫療中心牽頭建設單位。學科優勢突出,專業特色鮮明,享有較高聲譽。設有婦科、婦科腫瘤科、產科、新生兒科、生殖內分泌科、計劃生育科、婦女保健部、外科、內科、中醫科、麻醉科、門急診科等臨床科室以及檢驗科、超聲診斷科、放射科、病理科、藥劑科、生殖遺傳科等醫技科室。
醫院的前身是浙江省立醫學院附屬醫院。1951年,成立浙江省立婦幼保健院。1954年,成立浙江省婦女保健院。1960年,醫院改稱為浙江醫科大學附屬婦女保健院。1985年,醫院改稱為浙江醫科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省婦女保健院。1999年至今,醫院改稱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浙江省婦女醫院、浙江省婦女保健院。
婦產科學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婦產科學”為國家精品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婦科、產科是國家臨床重點???。擁有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含婦產科、病理、醫學檢驗、影像學等專業基地),國家衛健委輔助生育技術培訓基地、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臨床藥師(婦產科專業)培訓基地、圍產期母嬰護理服務實訓基地,全國產科麻醉培訓基地,全國助產士規范化培訓基地,生殖遺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生殖健康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全國婦幼健康科技獎9項。是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項目“輔助生殖誘發胚胎源性疾病的風險評估和機制研究”、“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生殖健康狀況評估及關鍵技術研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宮頸癌篩查與干預新技術及方案的研究”“排卵異常的發生機制及臨床干預研究”“輔助生殖的遺傳安全性研究”的牽頭單位。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生殖安全轉化醫學研究”項目創新團隊);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群1個(生殖醫學);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7個,其中重點支撐學科4個(婦科腫瘤學、計劃生育學、產科學、生殖內分泌學)、創新學科3個(婦科微創學、普通婦科學、圍產護理學)。
醫院先后與美國、加拿大、德國等10多個國家建立了互訪和合作關系,有計劃地選派專業人才出國訪問、進修、培訓;接待外國專家來院講學、交流,聘請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的知名婦產科專家作為客座教授,開拓深層次的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與國際機構建立聯合研究中心,是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Part1考試全球第24個考點。
掛靠在醫院的機構有:浙江省生殖醫學中心、浙江省產前診斷中心、浙江省胎兒醫學診療中心、浙江省宮頸疾病診治中心、浙江省人類輔助生殖質量控制中心、浙江省產前診斷(篩查)質量控制中心、浙江省產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分娩鎮痛技術指導中心、浙江省母嬰護理??谱o士培訓基地、浙江省圍絕經期保健質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婦科泌尿與盆底質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宮頸癌防控技術培訓基地、浙江省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質量控制中心、浙江省子宮惡性腫瘤診治技術研發中心、浙江省出生缺陷防治人員培訓基地、浙江大學婦產科計劃生育研究所、浙江省婦女保健質量管理質控中心等。
醫院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學士路1號
生殖內分泌科
生殖內分泌學科是目前浙江省規模大生殖內分泌學科臨床科室,設有生殖內分泌科門診、男科門診、病房、輔助生殖實驗室、男科實驗室、手術室??剖椰F有3個病區,150張床位??剖夜灿嗅t務人員123人,其中醫生36人,護理人員68人,實驗室人員17人,資料管理員2人,具有高級職稱19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2人。臨床主要承擔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的診治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不孕不育癥,采用微創生殖功能矯治、藥物治療、人工授精、體外授精-胚胎移植、卵母細胞漿單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等輔助生殖技術(ART)進行治療,治療成功率達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生殖內分泌學科是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教育部長江學者“生殖安全轉化醫學”創新團隊、浙江省生殖醫學創新學科、浙江省醫學重點支撐學科。我科為浙江省生殖醫學中心,浙江省輔助生殖質控中心,是生殖醫學的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已畢業生殖內分泌學科方向碩士研究生100多名,博士研究生60余名,博士后出站4人。是國內首批準入可以開展各項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單位,也是首批準入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培訓基地,以及首批準入的胚胎遺傳學診斷學和二代測序開展胚胎遺傳學診斷的單位。 此外,生殖內分泌學科系教育部長江學者“生殖安全轉化醫學”創新團隊、浙江省生殖醫學創新學科、浙江省醫學重點支撐學科(生殖內分泌),已在BMC Med,Diabetes,J Clin Endocrinol Metab,Huma Reproductive Update,Fertil Steril等發表大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并被多次引用;主編《現代輔助生育技術》,《Gamete and Embryo-fetal Origins of Adult Diseases》等中英文論著。是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973”“輔助生殖誘發胚胎源性疾病的風險評估和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2CB944900)的首席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科技一等獎和二等獎各2項及多項省衛生廳科技創新獎等。
研究輔助生育技術對胚胎、胎兒發育及出生后的遠期影響,為國家制定輔助生殖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提供依據;
2001年11月經國家衛生部專家組評審,成為可以開展各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單位,包括人工授精(含贈精人工授精)、常規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細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著床前遺傳學診斷(PGD)等。其中PGD技術是首家被國家衛生部門準入開展的機構。至今仍是浙江省能同時穩定開展上述各項技術的中心,上述的相關技術和研究經國內權威人士評審,獲得2004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3月首批被衛生部授予全國輔助生育技術培訓基地(12家單位之一)。